记者丨宁晓敏 见习生丨 夏路
出品丨鳌头财经(theSankei)
荣联科技(002642.SZ)被立案调查后再收深交所关注函。
近日,深交所向荣联科技下发关注函,要求该公司说明非公开发行股票进展情况,并说明立案调查对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的影响。
根据《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第三十九条的相关规定,公司在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期间不得非公开发行股票。2月9日,荣联科技表示,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暂时中止。
鳌头财经注意到,荣联科技频频违法违规受到深交所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大股东多次通过供应商违规占用资金。
此前因搭上信创概念公司股价波动拉升。但从去年三季报来看公司增收不增利,营收同比增长14.13%的情况下,扣非净利润却同比下滑16.01%。
荣联科技还存在多名股东减持股份的情况。据已公告的数据统计,2020年至今,荣联科技共计出现11次减持,共计减持3124.35万股。
一周内被警示立案调查
1月30日,荣联科技披露了收到北京证监局警示函进而遭遇证监会立案调查的两大利空,随后的1月31日,公司股价跌停。
公司因关联方资金占用、信披不准确等事项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将相关违规行为记入诚信档案,并要求公司10个工作日内报送书面整改报告。
警示函显示,荣联科技于2019年7月4日、8月1日、8月26日和2021年12月22日以预付款等名义向供应商北京顺联科技有限公司合计转账2956万元。
同时,公司还于2019年11月12日和2021年12月22日以预付款等名义向供应商北京云栖科技有限公司合计转账1542万元。上述款项后续均转入大股东王东辉控制的北京极至科技有限公司账户。
此事构成关联方资金占用,相关资金往来构成关联交易,但公司未履行关联交易审批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披露的2019年年度报告等公告未包含上述关联方资金往来情况,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
此外,荣联科技还存在董事会决议程序不规范、三会记录不规范、信息系统建设不符合内部控制要求、内幕信息登记表记录不准确、内部审计部门未充分履职等问题。
第二天,荣联科技又公告收到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对于荣联科技被证监会立案,深交所首先关注其定增事项。2021年1月16日,荣联科技披露《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显示,公司拟实施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发行对象山东经达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山东经达”)拟以现金方式认购。
公开资料显示,山东经达的实控人为济宁高新区国有资本管理办公室。荣联科技此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拟募集资金不超过3.79亿元,主要用于混合多云服务运营支撑平台研发和产业化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深交所要求荣联科技说明,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进展情况,并结合《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第三十九条的相关规定,说明立案调查对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的影响。
被立案调查后再收深交所关注函, 2月3日,深交所向荣联科技下发关注函,要求该公司说明非公开发行股票进展情况,并结合《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第三十九条的相关规定,说明立案调查对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的影响。2月9日,荣联科技表示,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暂时中止。
早在此之前,荣联科技还曾因财报问题被北京监管局警示。
天眼查显示,2021年12月23日,北京监管局对荣联科技2016年至2018年财报涉及的会计差错等问题出具《警示函》,当时,北京监管局认为,荣联科技2016年度至2018年度部分订单存在成本结转不充分的情况。
相关证券维权律师表示,短短两年之内,荣联科技已两次被警示、一次被调查,这意味着该公司近年在信息披露、内部控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次立案调查所涉事项尚需等待监管部门的调查结果。
并购折损净资产商誉大幅减值
荣联科技是专业数字化服务提供商,面向行业客户提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IT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解决方案。
从整体业绩来看,荣联科技赚的少亏得多。2017年至2021年,荣联科技分别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9亿元、-14.58亿元、0.36亿元、-10.83亿元、0.56亿元。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23.89亿元,同比增加14.1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9.06万元,同比增加5.88%。不过,扣非净利润832.47万元,同比下降16.01%;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单季度扣非净利润95.58万元,同比下降78.42%。
值得一提的是,荣联科技2020年业绩巨亏超过10亿元。对此,公司解释称,亏损原因主要是对此前收购赞融电子、泰合佳通而形成的商誉提取商誉减值合计5.91亿元,以及对无形资产、存货、应收账款提取减值准备。
据悉,荣联科技此前非公开发行分别以6.25亿北京泰合佳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和8.4亿并购深圳市赞融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100% 的股权,两次并购合计形成商誉达11.28亿元。
令荣联科技没想到的是,并购还导致净资产折损过半,截至2021年报商誉已经全部集体减值,相关资产减值导致2018年和2020年两年巨亏超25亿元,净资产更是从2017年40.82亿元折损为2020年的13.9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