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丨张飞涛
实习生丨钟嘉
出品丨鳌头财经
01
羽绒制品掺假被曝光
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发声
11月27日,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就近期羽绒制品造假乱象发声并发布《羽绒制品消费提示》。文中称,11月24日晚,央视《财经调查》栏目曝光了不法商家以“丝”代“绒”的羽绒制品造假乱象,引起社会舆论广泛关注。
中国羽绒工业协会是打击假冒伪劣的坚定支持者,也是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保护消费者利益的积极行动者。针对如何选购羽绒制品问题,协会作出提示,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同时避免低价陷阱,按今年原料价格水平,羽绒服装标准2.90%白鸭绒的价格约为420-550元/kg,羽绒寝具标准95%白鹅绒价格约为1000-1400元/kg,低于成本价的产品,质量难以保障。
同时还要看产品细节,产品名称须是羽绒服、羽绒被,其它如羽丝棉、羽绒棉等都不是羽绒产品。冬季用羽绒被一般填充800-1500g羽绒,填充飞丝或粉碎毛的劣质产品,为了获得与正品相似的蓬松效果,填充量会增至“5-8斤”,区别明显。
消费者还应识别一些销售术语,长期利用“清仓”“孤品”“瑕疵”“尾单”等噱头进行甩卖,甚至通过主播发誓等夸张方式销售的羽绒产品,假冒现象高发。
02
网传比亚迪要求供应商
降低10%报价
11月26日,一封主题为《2025年比亚迪乘用车降本要求》的邮件流出,内容显示,在比亚迪汽车成为全球首家达成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车企之际,比亚迪要求相关供应商所供货产品从2025年1月1日起降价10%。
据邮件内容,比亚迪预测,2025年,新能源汽车迎来重大机遇的同时,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进入大决战、淘汰赛。为增强比亚迪乘用车竞争力,需要整个供应链共同努力、持续降本。为此,“要求相关供应商切实挖掘降本空间、积极推动要求达成,在12月15日前通过SRM系统将降后价格报给我司(比亚迪)。”
对于上述邮件内容的真实性,比亚迪方面回应称“正在核实”。
03
戴尔、惠普销售双双不及预期
戴尔科技和惠普公司于本周二美股盘后公布了最近季度财务报告,报告显示人们期待已久的个人电脑市场复苏乏力。戴尔第三财季个人电脑业务收入下降1%至121亿美元,低于预期。虽然惠普个人电脑部门的销售额在最新季度增长了2%至95.9亿美元,但也未能达到分析师平均预期。报告发布后,两家公司盘后股价均下跌。
04
运动科技公司Keep
近期进行一轮裁员
界面新闻报道,11月25日,运动科技公司Keep从上周开始进行一轮裁员。此次裁员幅度在10-15%之间,按照Keep在2024年上半年财报披露的雇员人数,裁员规模预计超过100人。
知情人士透露,裁员主要集中在线上、国际化和市场等部门。上周,相关业务负责人和业务HRBP陆续约谈被裁员工,本周五将是这一批员工在Keep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不过,一些外包岗位和未过试用期的员工已经提前离职。
本次裁员赔偿分为两种,普遍来说,在Keep工作年限超过3年的员工被裁后最多可以通过协商获得N+2(N为工作年限,超过0.5年按照1年计算)赔偿,其他正式员工只有N+1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