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从榜首到“名落孙山”,百雀羚要靠医美增长业绩?

来源:中原新闻网发布时间:2025-04-03 15:17:11

  据企查查信息显示,3月12日,广西百雀羚医美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经营范围涵盖了医疗器械生产、销售,化妆品生产、批发及技术研发等业务。一时间,“百雀羚要做医美”的消息甚嚣尘土。

  虽然百雀羚在回复媒体时称“现阶段希望保持低调”,这或许也是这个有着近百年历史的老字号近年来在化妆品领域表现不佳、从而向医美领域进行拓展的无奈之举。

  01 百雀羚布局医美,晚了?

  据企查查信息显示,广西百雀羚医美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西百雀羚)是由上海百雀羚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百雀羚生物)100%出资成立,两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马力,且广西百雀羚的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而百雀羚生物则是百雀羚品牌母公司上海百雀羚日用化学有限公司旗下控股的孙公司。

  从广西百雀羚的经营范围来看,其包含了第一、二、三类医疗器械的生产与销售,化妆品生产、批发和零售以及技术技术、开发、咨询、推广等业务。因此,一时间百雀羚将踏入医美领域的消息在业内广泛传播。

  不过,百雀羚并没有“大方”承认要入局医美的计划,而是在回复媒体时称,“现阶段希望保持低调。”对此,有业内人士猜测,“百雀羚有可能是先注册公司,再进行观望,毕竟医美赛道的竞争也很激烈,且需要较大的投入。”

  不过,从“美妆品牌/企业做医美”这一趋势来看,百雀羚入局不算早。国外企业中,欧莱雅、雅诗兰黛、曼秀雷敦、科赴等早已在产品或渠道上有所行动。

  譬如,2024年,欧莱雅旗下修丽可品牌推出首个三类医疗器械产品——“铂研”胶原针;而雅诗兰黛旗下品牌倩碧也于去年底发布了倩碧CX专研胶原子母瓶、倩碧CX专研微米胶原贴2个二类医疗器械新品;曼秀雷敦则在去年推出了首款医用修复贴系列,包含了“医用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修复贴”和“医用透明质酸钠修复贴”;2024年2月,科赴集团旗下品牌城野医生则是在北京朝阳区开设了首家医疗美容诊所。

  国内企业中,贝泰妮、珀莱雅、上美股份、丸美生物、华熙生物、巨子生物、上海家化、 逸仙电商等,也在医美领域有了具体动作。

  譬如,薇诺娜相继推出透明质酸修护生物膜、透明质酸修护贴敷料两款械字号产品,主要针对医美术后修复,上海家化旗下玉泽品牌也在去年首推两款械字号新品。去年,丸美生物推出品牌首个重组胶原蛋白Ⅱ类医疗器械新品,主要面向轻医美群体,解决术后红肿、易敏、修复问题。此外,贝泰妮和珀莱雅则还投资了威脉医疗、纬沐医疗等医美机构。

  可以说,百雀羚如今才注册医美相关公司,且暂时还没有实质性的动作,或又是“慢人一步”了。

  02 从曾经的榜首到“名落孙山”

  公开资料显示,百雀羚创建于1931年的上海,从一款被称为“雪花膏”的保湿面霜起步,那时候的百雀羚是阮玲玉、周璇、胡蝶等沪上名人推崇的化妆品。此后,百雀羚逐渐成为畅销全国的知名品牌,直到上世纪80年代年产量仍然高达4000万盒。

  那么,这个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本土美妆企业,为何会在此刻开始布局医美?原因或与百雀羚已经深陷多年的增长焦虑,尤其面对国际品牌和本土品牌的多方围剿之下,“国货之光”百雀羚很难出现在各大美妆品牌销量排行榜中。

  回顾百雀羚近10年的发展,高光时刻是在2015年-2017年。据界面新闻报道称,从2015年到2017年,百雀羚集团零售额从108亿元增至177亿元,其中90%的销售来自百雀羚品牌。在这三年里,百雀羚品牌均是天猫美妆双十一TOP10榜的第一名。此外,自2018年开始,国际品牌开始霸榜前三名,百雀羚的位置有所下滑但仍在榜上。自2020年开始,天猫美妆双十一TOP10榜上,就再也不见百雀羚的身影。

  不只是在天猫榜单上“名落孙山”,近年来,当国际美妆品牌与国货美妆品牌开始在抖音上进行厮杀、较量时,百雀羚的存在感也不强。

  譬如,在2024年抖音双十一护肤品牌TOP20榜中,珀莱雅、韩束、欧莱雅进入了前三,此外,国货品牌中,可复美、薇诺娜、HBN、丸美、谷雨、自然堂纷纷上榜,百雀羚却不在其列。今年1-2月,百雀羚也未能进入天猫或抖音平台的美妆前20榜。

  由此可见,随着珀莱雅、韩束、谷雨等国货品牌崛起,以及国际大牌的强势,百雀羚在美妆赛道的存在感不断降低,从曾经“舞台中心”彻底被边缘化。据行业数据,尽管百雀羚在电商平台上依然保持着一定的销售规模,但增长速度明显放缓,甚至在某些时段出现负增长。

  03 品类扩展进展不佳

  事实上,除了百雀羚品牌在各大榜单上“籍籍无名”外,对于百雀羚集团而言,对于美妆品类的扩展也显得尤为谨慎,而这也导致了其难以与一众本土美妆企业抗衡。

  众所周知,当护肤品类达到一定规模后,美妆企业/品牌就会开始向其他品类进行拓展,纵观国内外头部美妆企业无一例外。

  以珀莱雅集团和上美股份为例,前者已成为国货美妆当之无愧的“老大”。据多个机构预测,2024年,珀莱雅集团的年营收将超过百亿。而上美股份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低谷后,这两年也在奋勇直追,据最新财报显示,该公司去年实现了67.93亿元的营收,同比大涨62.1%。

  上述两家公司均已从单一的护肤品类向彩妆、香水等品类进行拓展。譬如,珀莱雅于2019年收购的彩妆品牌彩棠,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发展势态,目前该品牌的年营收已超10亿元,成为了珀莱雅的第二增长曲线。

  据公开报道显示,本月初,上美股份旗下品牌韩束则将推出红运香氛系列,正式布局香氛赛道。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近日上美股份发布的2024年年报中,也披露了该公司即将与知名化妆师春楠推出彩妆品牌NAN beauty的消息。此外,上美股份在年报中还透露,将联合知名IP推出同名母婴护理品牌面包超人。

  与珀莱雅、上美股份同时期创建的自然堂集团,去年推出了首个婴童皮肤科学功效品牌。并且,早在2020年,自然堂集团就推出了旗下首个小众沙龙香水品牌ASSASSINA莎辛那。

  可以说,“多条腿走路”是所有美妆企业的“必选项”。这不仅能为企业打造不同的增长曲线,也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反观百雀羚,在品类扩展方面却始终进展不佳。虽然,百雀羚也先后推出了定位小清新的花酿品牌三生花、定位中高端的海洋护肤品牌海之秘以及定位草本美白的气韵品牌等,但除了三生花推出了洗护产品外,其余2个品牌均在护肤品类上“打转”。

  百年沉浮间,百雀羚见证了中国美妆产业的兴衰更迭,却也暴露出传统国货在时代浪潮中的转型阵痛。在化妆品赛道竞争激烈的当下,百雀羚的复兴之路可谓是任重而道远,能否通过医美实现突围,也有待时间检验。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