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邯郸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壮丽 70 年

来源:中原新闻网编辑:刘颖才发布时间:2019-10-08 14:42:27



  70年,岁月如歌。中国的跨越发展,引发全世界的瞩目和赞叹。回首我国在各个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医疗卫生领域发生的巨变,可以称得上独树一帜。邯郸卫生健康事业也随着我国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不断蓬勃发展日益走向辉煌。

  7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系统职工团结奋进,呕心沥血,为邯郸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邯郸市卫生健康工作创新发展,在多个领域取得新突破,医院、防疫、保健、急救等体系建设日益完善,打造了城市社区“一刻钟就医圈”,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对居民的全方位、全周期覆盖,百姓就近、便捷、高效就医有了充分保障。

  进入新时代,为有效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顽疾,实现便民利民的目标,医疗服务模式,从医疗为主向疾病预防为主转变,广泛开展“健康小屋”建设,努力使群众“不得病、少得病、少住院、少花钱”,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卫生健康事业迈出了新步伐。

  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河北省文明单位”等国家和省级荣誉。首创的邯郸模式“健康小屋”,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健康小屋建设经验在全国推广;邯郸市连续九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荣誉称号,先后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和省级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

  医疗卫生网络不断健全

  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1946年10月,冀南行署三专区人民医院(邯郸市中心医院的前身)成立。1950年10月,邯郸镇卫生所(邯郸市第一医院的前身)创办。当时,邯郸全地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仅有16家、卫生技术人员1873人。2018年,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10231个、床位54961张,有卫生人员74590人(包括卫生技术人员51361人,乡村医生11602人)。

  几十年前,各医疗卫生单位设施简陋,设备较少,很多县级医院连阑尾炎手术都无法完成。如今,已建成县级医院、县级急救中心、中医院、妇幼医院、儿童医院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医疗环境得到改善。医疗器械设备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PET-CT、3.0T超导核磁共振、VE9彩超、东芝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高端的医学影像设备和大型医疗设备已得到广泛应用。部分乡镇卫生院可以开展普外、骨外等普通或较复杂的手术。县医院已开展显微外科、胸外、脑外、泌尿外科等大、中型手术。

  在推进技术水平进步的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医学人才。全市名医名人代代辈出,为邯郸市的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邯郸市医疗卫生机构也进行了改革和调整。1993年6月地市合并后,医疗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2005年6月,市卫生防疫站撤销,成立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市卫生监督所,使疾病控制和执法监督更加专业化。

  2015年7月,市卫生局、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合并,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成立,医疗卫生计生工作发挥1+1>2的效能作用。依托村级育龄妇女小组长、村卫生室、“健康小屋”的优势,实现机构、人员、职能三融合。对市妇幼保健院与市计生服务中心职能进行整合,成立了市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并创造性地通过业务培训,将原来乡村社区的“育龄妇女小组长”转型为“健康家庭小组长”。他们在做好计生服务管理工作的同时,开展健康宣教、咨询,引导群众树立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使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由原来的56.8%上升到目前的96.7%,扩大了健康管理的覆盖面。

  2018年12月26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挂牌,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职责、市民政局的老龄事业管理职责、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职责、市老龄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承担等融为一体,邯郸卫生健康工作步入新的发展轨道。

  互联网+医疗健康快速发展

  挂号看病取药“一码通”

  信息化工作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全市建设了卫生专网,建成专网网点1360个,覆盖所有二级以上公立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生命大健康服务平台基础搭建已完成,已接收二级以上医院48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265个,医院电子病历库数据汇聚3亿条。4家三级医院通过医联体开通远程医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互联网+便民服务工作,全部县级医院开展远程医疗,44.7%县级医院不同程度开展挂号预约、一卡通等便民服务。今年邯郸市把电子健康卡作为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建立了全市统一的电子健康卡管理平台,对试点医疗机构从预约挂号、就诊、交费直到取药等各环节进行了流程改造和信息互通,最终实现了多种就医功能的集成。电子健康卡是以“二维码”形式呈现,群众下载“健康邯郸”APP经实名注册、银行卡验证后,轻触指尖在手机上生成专属二维码,就能实现预约挂号、网上支付、检验查询、结果打印、健康管理等多种功能,彻底解决了多年来就医“一院一卡、互不通用、重复办卡”的难点、堵点问题。目前,邯郸市卫健部门已预制600多万人的电子健康卡,已有11家医院开通电子健康卡服务。

  京津冀医疗合作不断深化

  群众就医更加便捷

  京津冀医疗合作不断深入。市中心医院与天津市肿瘤医院在癌症发病率高的专业展开合作,市第一医院东部新院区项目建设与环球医疗签订合作协议,市第三医院加入天津眼科专科联盟暨天津市眼科医院(南开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协作医院眼科联盟,市传染病医院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开展合作,市妇幼保健院与北京军区附属八一儿童医院合作建设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诊疗基地、儿童心脏外科,市口腔医院成为北大口腔医院技术支持协作单位。京津冀专家来邯郸市医疗机构出专家门诊量共计728人次,会诊1042人次,参与手术815例。

  建立健全四级卫生服务体系

  医疗卫生资源不断优化

  邯郸市通过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渐形成了以市级大医院为龙头、县级医院为基础、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私营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四级卫生服务体系。

  不断加大城市医疗机构的建设力度,满足城市居民的多层次医疗需求。市内多家医院病房楼等一系列标志性医疗工程相继落成;市中心医院东区、市儿童医院、市口腔医院、市中医院病房楼、市疾控中心大楼等建成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邯郸市居民的就医环境。进行了县级医院能力提升建设、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基层医院条件发生巨大改变,能力正在不断提高。

  按照“一乡一院,一村一所”规划,重点定位214个乡镇卫生院、5403个村卫生室。为每所乡(镇)卫生院培养2名全日制医学院校大专以上毕业生、每个村卫生所培养1名医学院校中专生。开展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项目,按照“四制、六统一”的要求,实行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达95%以上。在河北省开展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示范县(市)活动中,邯郸市8个县名列前茅。

  邯郸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社会集资建设卫生院工程,得到卫生部领导的高度评价,称赞“邯郸的经验,为我们加强农村卫生机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动员社会力量集资建设卫生院,实施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既解决了农村群众看病难,又为国家推行的“分级诊疗制度”提供了强力支撑。

  加强卫生防疫工作

  积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卫生防疫工作密切关系到公众的身体健康。2003年,邯郸和全国一样打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抗击“非典”的人民战争,临床确诊9例非典病例全部治愈。近年来,邯郸市高度重视卫生防疫事业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市形成市、县区、农村卫生防疫网。控制了小儿麻痹、白喉、麻疹、百日咳、乙脑和流脑的发生和流行。开展了流感监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核病防治、手足口病防治、艾滋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地方病防治、重性精神疾病、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和30种一二类疫苗接种以及居民疾病谱调查,开启“医防结合”疾病防控新模式。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地震。邯郸市抗震救灾医疗救护队12名医疗队员(省第二批医疗救护队成员)在时任市卫生局副局长周海平带领下出发,奔赴四川德阳市,接替省第一批医疗救护队工作。邯郸市先后派出5批医疗救护队和灾后重建队伍,支援灾区医疗救护和医院重建工作。9月8日,河北省卫生系统抗震救灾模范事迹报告会在邯郸举行,市卫生局副局长周海平、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邓健等做事迹报告,全市医疗队员受到表彰。

  2016年7月19日,邯郸发生特大洪灾,全市共有10个县(市、区)78个乡镇、798个村不同程度受灾,很多乡镇受损严重。市县两级医疗救治、卫生防疫和卫生监督队伍迅速赶赴灾区开展救灾防疫工作。通过实行灾后防疫网格化管理,开展防疫大会战和爱国卫生突击月活动,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

  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工作

  推动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

  邯郸市在探索先行、试点推动医养结合工作方面做出了自己的特色。2015年11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给最美乡医刘贵芳回信,肯定了刘贵芳筹钱建起公益性养老院的义举。省市主要领导先后做出重要批示,要求积极探索并推进“医养结合”工作。以此为契机,邯郸市坚持“试点先行、试点突破”,市政府审议通过了《邯郸市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实施意见》,从市、县、乡、村四个层面分类选择试点,实现四级联动。目前,全市141家养老机构已能够采取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5775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已开设服务绿色通道,为老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开展了省级医养结合优质服务单位创建活动,进一步提高全省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水平,切实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和幸福感。2017年,国家民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调研组到广平县调研指导医养结合工作,对邯郸市的工作给予肯定。今年联合北京大学、河北省卫健委,启动了《邯郸市医养结合模式探索及智能管理系统的构建》项目。建立了协调会商和联席会议制度、跟踪服务机制、签约协作机制、助老健康机制等规章制度,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目前,邯郸市83.5%的养老机构能够提供多种形式的医疗服务。65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60.64万人,签约服务覆盖率达65.69%。

  推进免费婚前医学检查

  预防出生缺陷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真正把群众的健康放在心上,把呵护人民健康的责任和使命扛在肩上,就要切实解决婚前医学检查中比例不高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全面提高优生率。2017年,推出了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婚姻登记“三免费一站式服务”举措。平均婚检率由2016年底的4.04%提高到2019年5月的72.2%,大幅降低了出生缺陷发生率。

  在2019年的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副市长杜树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起来,切实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免费婚检、唐氏筛查、孕前优生等项目配套资金。切实提高妇幼健康服务质量,定期开展人员培训,对筛查机构实行动态管理,确保婚检、孕检工作质量。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优生优育、“健康生育”知识,提高群众主动参与婚检、孕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动了邯郸市妇幼健康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和互联网+母婴健康课堂工作。继续实施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免费孕前优生检测等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市宫颈癌筛查完成率90.55%、乳腺癌筛查完成率341.57%、叶酸服用人数完成率109%。

  全力做好健康扶贫

  让贫困群众基本医疗有保障

  以解决贫困患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为目标,聚焦“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突出问题,扎实推动“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大病集中救治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慢病签约服务一批)、“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等惠民政策落地,助力了精准扶贫脱贫工作深入开展。大病集中救治病种范围进一步扩大,从9种增加至25种,目前,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救治进度达到100%。

  2003年邯郸市曲周县在全国率先实行新农合,到2015年,共有702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8.69%。新农合从试点到全覆盖,又到居民医保,受益农民不断增多、受益程度不断提高。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稳步推进。建立家庭医生联系制度、工作台账制度,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随访记录,启动了2018年以残疾人为重点的家庭医生签约工作,签约服务取得阶段成效。目前,全市共组建家庭医生团队4183个、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1896个,常住人口签约率46.1%,重点人群签约率69.9%,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率100%,残疾人签约率80%。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管理率为78.70%,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为78.23%。

  持续深化医疗改革

  让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2012年,邯郸市坚持政府主导,深入推进医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医疗资源配置结构,促进医疗服务供给质量与效率提升。结合实际,将“强基础、补短板”具体化为“强基层全科服务能力、补基层人才技术短板”,明确了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任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主导、医院主建、医生主动、全民参与”的邯郸模式“健康小屋”,积极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把“健康小屋”的建设列入了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先后在社区、农村建立“健康小屋”2000多个。组织医学专家走出“大医院”,带领团队下沉社区,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家级的健康服务。“健康小屋”以药物处方、运动处方、心理处方、营养处方、戒烟处方等五个健康处方,为群众提供健康咨询、健康教育、健康体检、慢病监测、用药指导等服务。邯郸模式“健康小屋”受到国家卫计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2017年10月被国务院作为全国典型予以通报表扬。2018年5月,邯郸“健康小屋”典型经验获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此外,还广泛开展建设“健康家庭”“健康社区”工作,全市已创建“健康家庭”28.1万户,“健康社区”10个。

  进一步深化“三医联动”改革,认真落实药品采购“两票制”,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邯郸市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医疗费用增幅呈现正常下降趋势,3项指标全部位列全省前列。5家医院开展C-DRG收付费改革试点工作。确定市中心医院、市第一医院、市第三医院、馆陶县医院、馆陶县中医院5家医院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同时,17家县级公立医院开展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工作,试点先行。深入推进医联体(城市医疗集团或县域医共体)建设,组建3个城市医疗集团,采取网格化管理,覆盖市内三区;以馆陶县、肥乡区、武安市为医共体试点,由政府主导,县级医疗机构牵头,组成县域医共体。

  为了使百姓在医疗过程中享受到更多实惠,县级医院实施“一取消(即取消药品加成)、两降低(即降低大型医疗设备检查价格、降低高值医用耗材价格)、五调整(诊查费类、护理费类、治疗费类、手术费类、中医及民族医诊疗类在现行价格基础上进行调整)”的惠民措施,制定了一系列办法、细则,逐步完善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实行了药品零差率销售,推进法人治理、支付方式、人事分配等综合改革;市级公立医院告别“以药补医”,实行医药分开,分级诊疗,实现从“治已病”向“防未病”转变,基本实现了“大病不出市、中病不出县、小病不出社区(乡村)”。

  中医药事业成效显著。14个县(市、区)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争取中央资金2000万元,建成140家国医堂,在基层广泛推广了中医适用技术,群众在家门就可以享受到多种形式的中医保健服务。

  从“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到如今的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健康中国”战略,医疗卫生工作成为民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京津冀一体化、城乡对口支援、互联网+医疗健康、特殊人群健康档案管理、健康小屋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家庭创建、培养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医养结合等大健康管理模式,使医疗卫生管理更加贴近群众,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卫生改革发展红利,群众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

  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周海平说,健康是人民的最大幸福,健康服务无止境。邯郸市以打造健康邯郸为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肩负起党和人民的期望,以健康为主线,以惠民为导向,继续深化医疗改革,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推进健康邯郸和健康中国建设而不懈努力!

  记者燕见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