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前身——
《新华日报》在太行
《人民日报》是中国第一大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报纸之一。毛泽东主席亲笔为《人民日报》题写报名。那么这样一张最具权威、最有影响力的报纸是如何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它和太行山有什么渊源?就此,记者走访了涉县太行红色新闻文化陈列馆馆长王矿清。
位于涉县中原村的《新华日报》社旧址
《新华日报》创立
据王矿清介绍,1938年1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的唯一机关报汉口《新华日报》创刊,由中共中央长江局直接领导,称《新华日报》长江版。5月,日军攻陷徐州后直逼武汉,7月,保卫武汉的战役拉开序幕。在此情况下,汉口《新华日报》根据长江局指令,紧急疏散。原定到西安筹办《新华日报》西北版,因国民党当局层层限制,由朱德总司令提议,经中共中央和长江局同意,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何云同志负责到太行筹办华北版《新华日报》。
《新华日报》华北版于1938年11月中旬在山西沁县后沟村筹建,1939年1月1日,正式创刊,是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机关报,社长兼总编辑何云,副社长兼副总编辑陈克寒。该报为四开四版、隔日刊,每版约3000字,一版为社论、评论、要闻,二版为国内版,三版为国际版,四版为文艺版,每期发行3万份。
1942年5月下旬,日寇调集大批人马“扫荡”太行山根据地,驻在辽县武军寺的八路军总部是日伪奔袭的目标。当时,报社正住在辽县山庄村,随总部和北方局向外线转移。在十字岭战斗中,何云同志不幸壮烈牺牲。
《新华日报》太行版
《新华日报》社迁入涉县
1942年11月,《新华日报》华北版编辑部和新华分社及其印刷厂,一起搬到涉县索堡镇桃城村,代号为“赵城部”。1943年10月1日,《新华日报》华北版在涉县桃城改为太行版,从进驻涉县到改版这10个月期间,共出版报纸846期。同年10月6日,中共中央决定将中共中央北方局太行分局合并于北方局,中共晋冀豫区党委改为太行区党委,直属中共中央北方局领导。《新华日报》太行版成为太行区党委的机关报,直属太行区党委领导。
1944年秋,报社住址由涉县桃城村迁到涉县七原村(今中原村),代号 “洛阳部”。后迁驻涉县东戌村。
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后,《新华日报》太行版由隔日刊改为日刊。
1946年,华北新的局势到来之际,晋冀鲁豫中央局要求创办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中央局调太行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磐石任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负责创办中央局机关报,兼任报社社长和总编辑。应张磐石要求,将太行区党委机关报《新华日报》一分为二,以《新华日报》太行版的人马作基本班底创建晋冀鲁豫《人民日报》。
不得不说,《新华日报》从(华北版)到(太行版),它虽然不属于《人民日报》的报系系列,但却与其有着直接的缘源关系。
1946年5月15日,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在邯郸创刊。在邯郸办报一个半月后,因战局紧张,报社随中央局撤向武安,在太行山麓的河西村落脚。
7月1日,毛主席为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亲笔题写了“人民日报”四字报头。1948年6月14日,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完成了在太行山的使命而停刊,共出版了746期。
山村蝶变
青山依旧,绿水悠悠,如今的索堡镇桃城村道路平坦,村庄秀美,田园风光美不胜收,置身其中恍若来到“世外桃源”。近年来,索堡镇把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发挥生态环境优良、气候条件适宜等优势,重点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全镇共计13个村规模化种植蒲公英、板蓝根、石竹、射干、金丝皇菊等中药材20余种,近3000亩。其中,桃城村还积极发展经果林产业,种植200余亩桃园,已成为该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今后我们要以桃城村红色资源为依托,加大对《新华日报》社旧址保护修缮力度,在吸引更多游客参观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带动乡村更好发展。”索堡镇办公室主任李娟说。
邯报融媒体记者 苑延涛 图片由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提供